觀點香港網訊:9月21日,瑞銀髮表《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》報告,雖然香港樓價自2015年來,首度脫離「泡沫區」,不過形容香港樓價估值仍然過高。
最新報告指,在全球25個主要城市中,現時僅瑞士蘇黎世及日本東京樓價仍處於泡沫風險區,較2022年的9個城市大幅減少,香港在指數中的排名跌至第6位,低於美國邁阿密、德國慕尼黑及法蘭克幅,並一同處於估值過高區域,而鄰近的新加坡樓價則處於合理區。
報告提及,自2015年發表有關指數以來,香港樓價一直處於「泡沫風險區域」,但由於樓價自去年中至今年中累跌7%,經通脹調整後的住宅樓價已重返2017年水平。
不過瑞銀仍指,香港樓價仍被高估,而樓市庫存增加,意味市場短期將持續疲弱。本港樓價於2003年至2018年間,累升近4倍,不過,居民收入停滯不前,經通脹調整後租金亦僅升50%,形容香港人僅可勉強負擔到住房,以一個技術工人爲例,需要用20年的收入,才能買入一個面積646平方呎的單位。